与大自然对话——访风光摄影师凌寒
前
言
作为一个安静的旁观者,在没有人打扰的时候,去欣赏山川与荒漠,森林与大海,尝试着和大自然对话,感受自身的渺小,更加敬畏自然。
本刊记者:王洁
杂志:凌老师您好!我们知道您是设计专业出身,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你是如何与“摄影”结缘的?背后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?
凌寒:其实没有一个特别的“结缘”的过程,刚出国的时候,自己手上是一款数码卡片机,在留学过程中记录生活和沿途风景,大三的时候入手了人生中的第一台单反,当时就对超广角着迷,可能也是学习建筑设计的缘故,几年的大学生活激发了自己对图像的感知,我是觉得自己对图像要比文字敏感的,从那之后就喜欢用单反来记录生活和走过的风景,其中又主要侧重于风光与建筑的摄影。
《北京 - 角楼》
《北领地 - 卡塔丘塔》
杂志:您应该到过很多地方拍摄,您都到过哪些国家或者地方,其中让您最难忘的人物和细节有哪些?
凌寒:十余年的光影生活,虽然游历过不少国家,但是早期的时光都是在澳大利亚境内,在拍摄风光的同时,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多民族高度融合的国家,一路走下来,最让人动容的,反而是自己生活了许多年的城市里的人们,在墨尔本,不同肤色信仰的人,其乐融融的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,城市街拍的时候,可以捕捉到不少街头艺人在歌唱,表演,绘画,每一个人都乐在其中,他们的表情丰富又自然,且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自信。
《克罗地亚 - 波雷奇》
《肯尼亚 - 安博塞利》
杂志:您著有专栏《墨尔本,用一幅画的时间去感受》,是什么契机让您决定创作关于墨尔本的这样一本专栏?
凌寒:在硕士毕业的那一年,曾经有想过离开澳洲去欧洲或者日本继续进修建筑设计,但是也因为各种原因搁置了计划,要走未走之际,决定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生活过的城市,于是从街道,小巷,涂鸦,电车,周末集市,屋顶酒吧,街头艺人等等多个角度重新描写这座城市的多姿多彩,很多信息,也是自己在撰写的过程中去做了考察研究才了解的,自己写成这一个专栏总共14篇文章之后,不光是对读者,连自己也对这座城市有了新的了解,也是这个契机,让自己逐渐走上了旅游摄影自媒体的道路,到如今成为了一名澳大利亚本地垂直的旅行博主。
《斯洛文尼亚 - 布莱德湖》
《西澳大利亚 - 鲨鱼湾》
杂志:摄影之路上,您秉承的理念是什么?有哪些探索和追求?
凌寒:我一直觉得,摄影师是一名旁观者,这些年当我拿起相机时,大多数时候我都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,去记录,这一点也很多程度融入到了我对旅行的想法,毕竟,大多数的拍摄,是在旅行的过程中完成的,然后就是澳大利亚这个地广人稀,城市年轻,而对比之下自然风光更加悠久辽远的国家给我的影响,因为前期基本上都是在澳大利亚境内旅行,而这里的自然风光有人迹罕至,即便是很著名的国家公园,也常常可以找到空无一人的拍摄时间,学生时代和刚刚毕业的时候,我又经常独自旅行,在这个时候,就是我作为一个安静的旁观者,在没有人打扰的时候,去欣赏山川与荒漠,森林与大海,尝试着和大自然对话,感受自身的渺小,更加敬畏自然,或许也正因为是澳洲的多年生活,我会更喜欢拍风光,喜欢去记录这颗星球那些比人类生命更宏大的风景。
《新西兰 - 特卡波湖》
杂志:接下来您的摄影规划是什么?您有哪些想要达成的目标?
凌寒:在去年以前是希望逐渐开始在世界各大洲更多的国家旅行,但是去年疫情在全球爆发,感觉这个计划会搁置两三年,目前澳大利亚关闭国境,虽然澳洲的疫情控制的还可以,但是也经常会因为一些病例关闭州边境,所以暂时的愿望是希望跨州旅行不受阻碍,可以把澳洲境内一些风光摄影的打卡点逐一打卡,自己有一个澳洲风光摄影的清单,在无法出境旅行的日子里,如果能把这些全部拍摄完成,并写一些拍摄心得和教程,可以考虑出一本澳大利亚风光摄影指南的书,又或者可以考虑整理《墨尔本,用一幅画的时间去感受》的文稿和相关的摄影照片,出一本以照片为主的影集。
【本期采访嘉宾】
【摄影简介】
设计专业出身,凌寒是一位风光摄影师与自媒体人,旅居澳大利亚十余年,足迹遍布几乎整个澳大利亚,如今也在全世界多个大洲旅行。除摄影以外,也专注于美食美酒和本地生活方式。身为携程,新浪等平台签约自媒体,作为微博资深旅行博主,拥有逾30万粉丝,曾为多家知名旅游生活杂志撰稿,为穷游网撰写“塔斯马尼亚锦囊”,现为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,受邀多次参加维多利亚州旅游局活动的自媒体人,著有专栏《墨尔本,用一幅画的时间去感受》,如今成立了自己的澳大利亚旅行定制品牌“匠心之旅”,致力于向中国中高端市场推广整个澳大利亚的深度旅游线路。